2022年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寧錦州考察。殷殷囑托,銘記于心;綿綿厚望,催人奮進。一年來,遼工大人深挖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推進解放戰爭轉折地錦州的地域紅色文化融入課堂,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遼寧工業大學生態環境修復中心以“綠水青山”為己任,服務縣市區15個,擦亮大美遼寧的婀娜身姿。遼工大人以赤子之心、篤忠誠之行,奮力交出“紅+綠”高質量發展的雙重答卷。
這份答卷書寫著培根鑄魂、根植紅色基因的政治自覺
為“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年來,學校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錦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行動指南,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一是突出理論武裝,加強對遼寧“六地”紅色文化以及遼沈戰役革命精神等學術問題的研究攻關。成立了專家課題組,與遼沈戰役紀念館、配水池戰斗遺址保護中心合作,組織學術沙龍、研討會、論壇等,充分發揮理論研究闡釋優勢,組織編著了《遼沈紅色基因:傳承與創新》,全面推進學校對紅色基因的傳承。
二是全校上下齊心推進紅色基因融入課堂,打造更多思政“金課”。黨委書記、校長講“青馬工程”紅色理論課,師生紅色理論宣講團開展全校巡講,厚植師生愛黨愛國愛校情懷。同時,以舞臺做課堂,以學生做演員,打造高揚主旋律的原創思政劇《礪器·鑄豐碑》,將解放戰爭的歷史、城市的歷史、學校的歷史深入融合,使遼工大青年學子切實感受到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守好江山責任重大。
三是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系統性的“傳承紅色基因,鑄魂時代新人”的思政精品活動。清明祭掃中,首次將遼沈戰役紀念館、塔山阻擊戰紀念館、解放錦州烈士陵園、梁士英炸地堡遺址、配水池戰斗遺址5個會場聯動,同頻共振,線上線下16000余人次共同感悟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主義精神。邀請時代楷模、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紅色基地講解員經常性開展學生思政工作。主題升旗活動、主題班會、讀書文化節、書畫創作、朗誦攝影貫穿紅色主題教育,擦亮學校紅色資源底色?!罢堻h放心,強國有我!”一聲聲青春誓言深深烙印在每名學生心中。
在教學、科研和管理一線,遼工大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堅實業績;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遼工大黨員干部堅守信念、攻堅克難,書寫教育幫扶的畫卷;在抗擊疫情的前沿,遼工大學子用堅強的身影展現奉獻犧牲的精神氣魄;在征兵入伍的現場,遼工大學子滿懷激情踴躍應征,很多學生奔赴邊遠地區服役。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這是遼工大師生對遼沈戰役革命精神的當代傳承,這是紅色基因煥發的新時代活力。






這份答卷書寫著生態治理、雕畫綠色遼寧的高校擔當
“生態文明建設最能給老百姓帶來獲得感?!蔽{一方沃土滋養、反哺一方山河靈秀,遼寧工業大學扎根遼寧,心系遼西,以一方高校的使命擔當,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學校以生態環境修復中心建設為抓手,構建高水平專家團隊,成員由環境、化學、生態、計算機、通訊、給排水等多學科專業技術人員交叉組成,發揮高??蒲袃瀯?,主要研究領域涉及環保技術研發,地下水、大氣污染數值模擬,污水治理,土壤修復等方面。該團隊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建設,足跡遍布遼寧省,先后完成包括葫蘆島市入海排污口“一冊”管理項目、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識別與治理項目、建昌縣云山洞河河道養殖廢水處理技術與開發等50余項科研任務。在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環渤海攻堅戰、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等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遼寧工業大學,有許多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他們正在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專業教育,“兩山”理念在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學校成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研團隊,為推動生態文明教育做好理論支撐,向遼工大師生講好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學校傳媒設計學院組建專業團隊,為城市環境更新、景區改造升級提供技術支持,在他們的努力下,錦州高新區濱河公路將以更優化的姿態為老百姓的生活染上幸福色彩,讓筆架山的海天一色煥發新顏。在朝陽、在營口、在遼陽,在家鄉的山山水水,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遼寧生態、錦州生態貢獻遼工大智慧。
學校還通過“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在鄉村小學生的心中播種美的種子,讓綠色生態的家鄉之美深深根植于孩子們的心中。學校里環保主題的志愿團隊十分活躍,“青山綠水,益起護河”“珍愛地球護水源,低碳生活創藍天”“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各類主題活動蓬勃開展。在遼寧工業大學的校園里,師生將理念和共識化為行動,人人都是弘揚綠色環保美德的傳播者,到處都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踐行者、倡導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成了所有遼工大人共同的夢想。



建功新時代,以雙重答卷書寫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篇
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時代出卷,我們答卷。作為地方高校,在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和諄諄教誨中,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中,遼寧工業大學黨委帶領全校師生,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推動內涵式發展建設,積極構筑學科高原,控制科學與工程省一流學科實現越級提升;國家級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提質增效,2022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數量居全省地方高校第一名;扎實開展有組織科研,加強高水平科研團隊建設,學術影響力持續穩固攀升,2022年度獲遼寧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8人次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省屬地方高校排名第一名。
學校出實招破解人才“引留”難題,引進人才中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及美國天普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等海外高校博士畢業生占比90%以上。2022年,學校實現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零的突破,標志著學校開放辦學進入新階段;2023年,又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已進入招生階段。拓寬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以更強擔當、更大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持續改善民生保障,堅持“生活小事”就是遼工大暖心“民生大事”,學生食堂、教工食堂全新升級令師生耳目一新,新建現代化、智能化的研究生公寓最大限度發揮環境育人作用,綠化、美化工作持續推進,校園處處是景點,點點有文化,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師生心坎上。用可以看到、可以感知的事實和成績證明,遼寧工業大學在這片英雄的熱土上,正用紅色赤誠之心實干篤行、勇闖新路,書寫新時代高校的精彩答卷。(李文君 文)